让红色经典生机再现
《党建》( 2019年2月 )

为纪念《红星照耀中国》中文版出版8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新版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的《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是西方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第一部采访记录,它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中国共产党为民族复兴所做的艰苦努力打开了一扇窗。历经风雨 80多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次将这样一部经典之作呈现给读者,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当代意义。

重读《红星照耀中国》,使我们始终不忘来时路

《红星照耀中国》所记录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意志,宛如一颗光华璀璨的闪亮红星照耀着万里征途。

在书中12个篇章中,有一个篇章是专门写长征的,内容包括第五次围剿、举国大迁移、大渡河英雄、过大草地4个部分。埃德加·斯诺说:以前外国人所写的关于华南苏区的一切材料都是第二手材料。现在可以证实几个重要事实,这些事实清楚地说明了红军所取得的人民拥护的基础是什么。他披露了长征的统计数字:路上一共368天,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总长5000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44天,平均每走114英里休息一次。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年盖雪的。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最伟大的业绩之一,并把当时“战略大撤退”的说法,第一次改成英文的“长征”这个词来表达。他认为红军的西北长征,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地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是造成英勇长征得以胜利结束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一个不记得來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今天,当我们重读《红星照耀中国》,再现当年埃德加·斯诺为整个世界呈现的第一手资料,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重读《红星照耀中国》,使我们学会怎样讲好中国故事

从1936年6月开始,埃德加·斯诺在苏区的来访持续了4个月之久,他通过实地观察与访谈的方式,对共产党、苏区人民的生活以及精神面貌作了通盘了解和多角度的把握,这些都成就了这部作品的可信度。

诸如,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的人?他们是不是留着长胡子、是不是喝汤的时候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是不是在皮包里夹带土质炸弹?共产党人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娱乐?怎样恋爱?怎样工作?他的纪实写作毫不做作,质朴、真诚而丰满。

特别是对许多革命家的描写,也充满了人间烟火的味道。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的在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毛泽东的形象就这样活生生地出现在了你的眼前。

正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驻华外交官谢伟思所说:作为记者,斯诺对帮助西方认识和了解中国国内所发生的巨变作出了(而且不断作出)不可比拟的贡献。……被许多西方人誉为中国的朋友和解释者。

重读《红星照耀中国》,使我们更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

《红星照耀中国》曾引起过巨大反响,鼓舞过许多热血青年走向革命道路,成为一代人共同的记忆,在当今社会依然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美国历史学家拉铁摩尔说:“在人们政治上陷入思想苦闷的情况下,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就像火焰一样,腾空而起,划破了苍茫的暮色……”

《红星照耀中国》不只影响了一代中国人,也吸引了白求恩、柯棣华等许多国际反法西斯战士,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人民反抗日本的侵略。

燕园是当年埃德加・斯诺赴西北采访的出发地,也是回来后整理资料的写作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又于1960年6月来到北京大学,时隔4年,他再次重返故地。

1973年10月19日,埃德加・斯诺的一部分骨灰安放在北大未名湖畔。正如他生前所愿:“我爱中国,我愿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

埃德加・斯诺为何如此深情地眷恋着中国?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翻身求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感染了他、打动了他。

正如他英文原著书名所表明的深刻含意:它宛如一颗光华璀璨、熠熠闪亮的“红星”,永远照耀朝气蓬勃的新中国。

(作者系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授 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