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他的报道,世界知道了长征
《国际先驱导报》( 2016年10月21日-27日 )
○ 孙华(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
80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跨越了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将当时中国的真实情况介绍给世界,特别是其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即中译本《西行漫记》),向全世界介绍了红军长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真相。《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的作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曾在他的书中回忆说:“当时几十万美国人,包括我自己,读了这本书,从中得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的初步印象,同时对他们的目标和救国抱负,对他们的艰辛和牺牲精神,也有所了解。”
“当我们被整个世界遗忘的时候,只有斯诺来到这里来认识我们,并把这儿的事情告诉外面的世界。所以我们将永远记住斯诺对中国的巨大帮助。”1938 年毛泽东在接受一名德国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斯诺的评价和感激。
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中国通”
二战期间,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都在思考“究竟哪里才能找到可以团结的反法西斯和反军国主义的力量”,斯诺和他的作品为中美两国人民投身反法西斯战争起到了重要影响。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拉铁摩尔说的:“只有那些当时身在中国的人们,才能回味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所产生的影响……在人们政治上陷入思想苦闷的情况下,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就像火焰一样,腾空而起,划破了苍茫的暮色……”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不止影响了一代中国人,使大批爱国青年奔赴延安,走上革命道路,也吸引了白求恩、柯棣华等许多国际反法西斯战士不远万里到中国来支持中国人民反抗日本的侵略。白求恩曾给友人写信说:“要问我为什么去中国,请读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和史沫特莱(美国女记者)的《中国红军在前进》,读后你们必将与我同感。”
埃德加·斯诺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记者,他的个性注定他会与中国结缘,也注定他终其一生为中美关系的建立、发展与恢复奔走呼号。斯诺早在1929 年写给父亲的信中就说道:“中国目前处境悲凉”,“中国急需一名改革领袖,一名极具卓越力量的支柱人物,一名实事求是的理想家。他必须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摆脱一切腐朽桎梏,摆脱贫穷困苦,摆脱民族伤痛……”
斯诺赠送给宋庆龄的个人肖像照,现藏于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
斯诺起初怀着去“红色中国”的“冒险”心态,直至他和红军在一起后,逐步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斯诺思想的变迁是随着他眼中的中国而发生的。他游历了中国的许多地方,研究和学习汉语。他亲眼目睹了旱灾、洪水、众多而绝望的人民,所有这些都是超出他想象之外的,斯诺思想的变迁,很大程度是来源于对中国文化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他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中国通”,他一生所写的11本著作中有9本是关于中国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也是中国影响了斯诺,包括鲁迅、宋庆龄等人促成了斯诺的思想变迁,鲁迅在与友人的通信中曾这样赞誉斯诺:“S君是明白的。有几个外国人之爱中国,远胜于有些同胞自己……”斯诺则认为“鲁迅是教我懂得中国的一把钥匙”。他说:“中国的小说和哲学比外国人几千页的歪曲报道更有价值。”
用实地观察、访谈与数字说话
斯诺通过对中国的观察,了解中国文化,特别是参与“一二·九”学生运动,使他对当时神秘的中央革命根据地(苏区)充满向往。成功地进入苏区以后,斯诺就开始了一生为之努力的工作:向西方说明真实的中国。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对中国共产党人的解读是真实的,他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的描绘非常写实,对中国共产党的提问极端认真。这些都成就了他作品的可信度。从1936年6月开始的苏区采访持续了四个月之久,斯诺通过实地观察与访谈的方式,全面、本质地对共产党、苏区人民的生活以及精神面貌进行了通盘了解和多角度的把握。其中,斯诺对共产党人的解读,来源于共产党人朴实的情怀和斯诺细致入微的观察。他对毛泽东提出了80 个问题。毛泽东的生平是整整一代人的一个丰富的横断面,是了解中国国内动向原委的一个重要指南。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12个篇章里的第5篇专门描写长征,内容包括第五次围剿、举国大迁移、大渡河英雄、过大草地4个部分。斯诺说,我们这一时代的一个令人惊异的事实是:在华南苏区的全部历史中,竟没有一个外来的外国观察家曾经进入过这里。因此,外国人所写的关于华南苏区的一切材料都是第二手材料。现在可以证实几个重要事实,这些事实清楚地说明了红军所取得的人民拥护的基础是什么。
斯诺引用红一军团1936年8月编辑的《长征记》披露的部分统计数字显示:路上一共368天,有235 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总长5000 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44天,平均每走114英里休息一次。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年盖雪的。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他说,长征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然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是造成英勇长征得以胜利结束的原因。”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斯诺说。他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人把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全部写下来。
“最有名的关于中国共产主义的编年史作者”
斯诺对红军长征和中国共产党的报道在美国开始是以单篇报告文章的形式与美国读者见面的。最早的是1937年2月美国《亚洲》(Asia)杂志发表的《来自红色中国的报告》,7月至11月分别连载了《毛泽东自传》和关于长征的报道。斯诺因为采访和报道了中国红军,成为西方媒体“抢先发表独家新闻的新闻记者”。在美国,媒体都对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以及他的其他新闻作品有很高的评价。
美国资深记者西奥多·怀特评论说:《红星照耀中国》是“新闻报道的经典例证,斯诺对中国共产主义的发现和描述是一个惊人的成就,就像哥伦布发现美洲一样”。《新闻周报》指出:“通过1937年他的《红星照耀中国》这部预言性的关于游击战争及其领导者的作品的出版,埃德加·斯诺立刻成为最有名的关于中国共产主义的编年史作者。他与中国领导人的特殊关系给予他与其他记者无法企及的优势,但这一优势是他通过艰苦努力获得的。”
《红星照耀中国》促进了世界各国和中国之间的相互了解,推动了中国革命特别是抗日战争的进程,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提供了直接的第一手素材。《红星照耀中国》还引起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极大兴趣,使他很快成了“斯诺迷”,后来他多次邀请斯诺一起讨论中国问题。他曾说:“我一直在同那里的两个政府合作。我打算继续这样做下去,直至我们能使他们联成一体。”
用20世纪30年代美国驻华外交官谢伟思的话说,作为记者,斯诺对帮助西方认识和了解中国国内所发生的巨变作出了(而且不断作出)不可比拟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