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届斯诺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保安(今延安市志丹县)80周年,2016年10月12日下午,北京大学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美国斯诺纪念基金会在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埃德加·斯诺曾经工作过的北大校园共同举办第17届斯诺研讨会。

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主任李岩松,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顾品鄂,美国斯诺纪念基金会主席何南盻(Nancy Hill),来自斯诺家乡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校监菲利普(John Phillipa)先后致辞。

研讨会上,北京出版集团总编辑李清霞介绍了与北京大学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共同编辑出版的《国际名人看中国》丛书,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袁西玲介绍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的活动,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常务理事鲍世修作了斯诺对红军长征宣传报道的主题演讲,美国学者约翰·肯尼迪介绍了美国斯诺纪念基金会策划《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出版80周年全球展览的情况,好莱坞导演康西丁介绍了他1979年随海伦·斯诺再次访华以及两个斯诺在中国的故事。

来自美国的43位学者和学生,以及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的常务理事和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出席大会。大会由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孙华主持。会后,与会人员向斯诺墓敬献了花篮。

1973年10月19日,斯诺的一部分骨灰安放在北大未名湖畔。正如他生前所愿:“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象我活着时那样。”斯诺的一生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美关系,与北京大学有着不解之缘。1934年初,斯诺以美国《纽约日报》驻华记者身份应邀兼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讲授新闻学课程,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和爱戴。到燕大后,他请在新闻系读书的萧乾等一起编译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活的中国》,通过小说来向西方揭示中国的现实。斯诺十分关切中国的命运,热情支持和保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他家也是许多爱国进步学生常去的场所。斯诺还建议燕大学生自治会举行过一次外国记者招待会,学生们向西方展示了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1936年10月末,斯诺从陕甘宁边区回到北平之后热情地向北大、清华、燕大的青年学生介绍陕北见闻,在临湖轩放映他拍摄的反映苏区生活的影片、幻灯片,展示照片,让国统区青年看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红军领袖的形象,看到了“红旗下的中国”。在燕园,斯诺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新中国成立后,斯诺于1960年6月来到北京,来到北京大学会见了师生和当年友人,访问进行了5个月。他在1963年出版的《大洋彼岸》一书中指出:“从前最重要的是国立北京大学,在那里,培养了共产党最重要的创造者,到如今,北大还是雄心勃勃的艺术和科学系学生以及毕业的研究人员向往的地方”。1964年,斯诺再次访问中国,重返燕园会见教授,访问北大学生。正是他与北京大学的这种特殊关系,使他与北大师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93年3月4日,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在北京大学成立,开始系统地组织研究和介绍斯诺及其他国际友人的研讨会、纪念会,发表和出版研究国际友人的论文和著作,开展同美国和其他国家有关机构、团体及人士的友好往来与交流活动。近年来,中心成功主办了“让世界了解中国——斯诺百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海伦·斯诺诞辰一百周年国际研讨会、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成立15周年暨《红星照耀中国》发表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埃德加•斯诺逝世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斯诺诞辰110周年国际研讨会等活动,并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斯诺纪念活动中,影响最大的是两年一度的斯诺研讨会。这是由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和美国斯诺纪念基金会创办,在美国和中国轮流举行,其中在中国举行的8届斯诺研讨会都是由北京大学承办。今年举办的第17届斯诺研讨会期间,来自斯诺家乡的美国学者还与北大图书馆、北大医学部、北医三院、北大护理学院等进行了研讨,并将开展深入的合作和交流。

斯诺传奇的人生、卓越的文学及新闻成就,以及他在中美交流史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使得斯诺像一个资源储存极为丰富的矿藏,吸引着后来的学者源源不断地加入进来,与他的生命展开对话,也使“斯诺研究”成为常说常新的话题。2011年建党90周年之际,北京大学出版了《埃德加·斯诺:向世界见证中国》一书,总结了中心成立十几年来有关斯诺研究的多次国际学术会议的主要成果,体现了国内学术界对斯诺的研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一是会议的主题不断深化,二是斯诺研究所涉及的学科日益多元,历史学、传播学、国际关系学、比较文学等研究角度交叉渗透的趋势令人欣喜。此外,研究队伍不断充实,年轻一代的学人也不断涌现,并有越来越多的硕士生、博士生选择斯诺作为论文题目,显示了斯诺历久弥新的思想价值。

为了更好地让大学生了解更多国际友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北大以斯诺研究为基础开设了新闻专业选修课《名记者专题》,邀请了国际友人的二代和三代后人举办讲座,介绍著名国际友人的历史作用,学习运用新闻传播学理论来观察和分析,加强学生对国际友人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新闻素养。学生们采访了著名国际友人及其子女,编写出版了中英文的《寻梦中国:中美人文交流探访录》。北大还与美国的大学共同举办了让大学生更多参与的国际友人的纪念活动和学术活动,努力使青年人成为民间外交和人文交流的主体。2011年,南犹他大学的学生艺术团到武汉演出了大型歌舞剧《海伦之梦》。2014年,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举办了中西交流音乐会。来自海伦·斯诺家乡的南犹他交响乐团与北大元培学院、艺术学院和中乐学社联合登台,奉献了一场蕴含中西方音乐特色的精彩演出。这些交流活动让更多的青年人成为民间外交和人文交流的主体,通过融入不同的文化,通过了解彼此的故事,通过跨越常常隔膜我们的成见和误解,增进沟通,成为深化国际关系的动力之一。

70多年前,埃德加·斯诺向世界报道了真实的中国,让世界把目光投向中国。他的目标是让更多的外国人能够更理解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政治制度的中国。我们今天在这里纪念斯诺,也是要延续国际友人的精神,让更多国家的人民了解今天中国的发展和变化。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斯诺先生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他一生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当代的北大学人正沿着斯诺先生所开辟的道路,继续向世界宣传和展现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努力增进世界人民与中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为促进中外友谊和世界的持久和平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会议合影